壞男人學堂 技巧學習

從郭靖的降龍十八掌,告訴你怎麼用「刻意練習」提升功力

自從《刻意練習:原創者全面解析,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》一書問世以來,「刻意練習」這四個字似乎成了顯學,在我廣大朋友圈流傳,會有這種現象其實也不難理解,標榜「訓練情境」與「心智模型」的刻意練習,將學習的關鍵從以往的天賦轉到訓練方法上,理論上,只要給予足夠的時間,再輔以正確方法,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他想變成的大師。


聽起來很誘人,對吧?我想,這也解釋了為什麼「刻意練習」一詞可以如此風行,正是因為這種帶有勵志性質的心靈雞湯,讓每個人又重拾化身得道高人的希望,的確,「刻意練習」這概念大致是對的,從技巧、情境、心智模型出發,也是職業運動員、世界西洋棋大師的成功秘訣。但這回,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「刻意練習」這件事:「功力」。


要詮釋「功力」一詞,我們要借用金庸小說筆下的神技「降龍十八掌」排第一的「亢龍有悔」,這招蕭峰使起來是一個境界;郭靖嘛,再怎麼說也是洪七公親傳,加上自己勤學苦練,功力可達五絕等級;而到了耶律齊手上,那可就平淡無奇,變成不值一提的武功了。


說起這「亢龍有悔」,金庸小說裡是這麼描述的:


左腿微屈,右臂內彎,右掌劃了個圓圈,呼的一聲,向外推去,手掌掃到面前一棵松樹,喀喇一響,松樹應手斷折。


如果是用「刻意練習」書中的概念來看這招,肯定抓不出個頭緒來,「亢龍有悔」練到極致,可是有開山裂地之威能,絕不只是砍砍樹這種居家功能,這其中的關鍵,就在於「功力養成」,無法僅用心智模型、情境或技巧來解析:


一、更多動作細節


這裡要借用《刻意練習》一書的姐妹作,《恆毅力》書中的一段話:


對初學者來說,新奇是從未遇過的事物;對專家來說,新奇是細微的差異變化。


同樣一招「亢龍有悔」,耶律齊會拆成四個動作;郭靖說不定可以把耶律齊認知的每個動作再細分成三到五個,最多可以拆成二十個動作;而蕭峰,說不定連畫圓的大小都有講究,對他來說,亢龍有悔是五十個動作組合而成的一招。


而動作拆得越多,可微調項目也就越多,這時刻意練習的目標,會變成嘗試各種方式的微調,找出最順手的動作組合,也就是「效率最大化」。接下來要做的,就是勤學苦練,把這招寫進肌肉記憶裡,這也是為什麼蕭峰信手捻來的亢龍有悔,可以比耶律齊正經八百使出來的要強上百倍。


二、基本輔助因素


如果蕭峰那個年代有肌力訓練這種東西,肯定可以縮短任何一門武功的訓練時間(雖然他們可能更喜歡「內力」這種東西)。每一門領域都有專屬的「基本要素」,像體育項目的肌力、協調性,都必須透過專門訓練去提升,說來殘酷,兩位技巧一樣的選手,力量大的就是比較吃香,但刻意練習多著重於技巧面,可基本要素卻可以主宰競賽成果。


同樣邏輯,寫作的「字彙數量」也是一種基本要素,就算你揣摩再多名家的寫作方式,但自始自終的用字遣詞還是那幾句話轉來轉去,你說要寫出什麼驚世大作,恐怕有其難度。


三、經驗運用


說老實話,招式的運用時機,本該是老師或教練的傳承責任,但學習者未嘗不能融合自身經驗,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使用方法,所謂「流派」一詞,也正是因此而生。


再回到「亢龍有悔」來看,怎麼看都像是一種遠距離攻擊,洪七公可能會告訴郭靖,敵人至少要距離十步以上,你的「亢龍有悔」才打得到他。這是師門傳承,也是種教條,反正把洪七公的話當成聖旨,就算是黃藥師也不會有意見。


然而,郭靖資質魯歸魯,但可是一位熱愛觀察、傾向從實踐去反思自身武功的奇才,我們且看《射雕英雄傳》裡一段描述:


郭靖在旁看得出神,只見洪七公和歐陽峰或攻或守,無一招不是出人意表的極妙之作。那《九陰真經》中所載原是天下武學的要旨,不論內家外家、拳法劍術,諸般最根基的法門訣竅,都包含在真經的上卷之內。郭靖背熟之後,雖然其中至理並不明曉,但不知不覺之間,識見卻已大大不同,這時見到兩人每一次攻合似乎都與經中所述法門隱然若合符節。


類似的橋段在《射雕英雄傳》裡還有很多,雖然並沒有提及郭靖對「亢龍有悔」的改良運用,但也不難窺出郭靖的學習方式是如此符合現代原則,只要金庸大師願意在下個版本大筆一揮,郭靖創出個專門在近距離使用的「亢龍有悔・零式」也很合邏輯。


是的,同樣簡單一招,用「功力」角度去解析,竟然還可以細分出更多進步空間,讓我們去努力精進。大家在訓練基本動作的同時,不妨把上面這些概念帶進「刻意練習」裡,你這千鎚百鍊的一招,才有可能成為賽場上的決勝關鍵。


本文刊登於《關鍵評論網》

You Might Also Like